文章详情

熔融指数仪校准的标准流程是怎样的?

日期:2025-10-09 16:21
浏览次数:0
摘要:熔融指数仪校准需严格遵循ISO 1133或ASTM D1238等国际标准,核心围绕温度、负荷、口模尺寸及活塞运行这四大关键参数展开,流程可分为校准前准备、分项校准、结果验证和记录归档四个阶段。

一、校准前准备

  1. 设备与工具检查
    • 确认熔融指数仪处于关机状态,清洁加热筒、活塞和口模,去除残留物料。
    • 准备标准器具,包括经计量认证的标准温度计(精度 ±0.1℃)、标准砝码(精度 ±0.1%)、口模尺寸量规(如千分尺,精度 ±0.001mm)及标准参考物质(如已知熔融指数的 PP 或 PE 标准样)。
  2. 环境条件确认
    • 实验室温度需控制在 23±2℃,相对湿度 50±10%,避免气流直吹设备或环境振动,确保校准过程不受外界干扰。

二、分项校准流程

1. 温度校准(核心参数,影响物料熔融状态)

  1. 将标准温度计插入加热筒的温度检测孔,确保探头与加热筒内壁紧密接触,且不触碰筒底。
  2. 开启设备,按校准需求设定 3 个典型温度点(如 190℃、230℃、260℃,覆盖常用测试范围)。
  3. 每个温度点稳定 30 分钟后,记录标准温度计与设备显示屏的温度差值,差值需≤±0.5℃;若超差,需通过设备温控系统调整,重复校准至合格。

2. 负荷校准(直接影响物料流出压力)

  1. 取出加热筒内的活塞,将标准砝码依次叠加在活塞顶部(模拟实际测试时的负荷,如 2.16kg、5kg、10kg)。
  2. 使用精度≥0.1g 的电子秤称量叠加后的砝码总质量,与砝码标称总质量对比,偏差需≤±0.1%。
  3. 若偏差超标,需更换不合格砝码,或检查砝码挂钩是否磨损(磨损会导致实际负荷减轻),校准合格后方可使用。

3. 口模校准(影响物料流出通道尺寸)

  1. 用酒精清洁口模内壁,确保无油污或划痕。
  2. 使用千分尺测量口模的内径(取口模上、中、下 3 个截面,每个截面测 2 个垂直方向)和长度(取口模两端平行测量 2 次)。
  3. 记录测量值,与标准尺寸(如常用口模内径 2.095mm±0.005mm,长度 8.000mm±0.025mm)对比,超差则需更换新口模。

4. 活塞运行校准(确保下降速度稳定)

  1. 将清洁后的活塞放入加热筒,不加物料,施加标准负荷(如 2.16kg)。
  2. 启动设备,记录活塞从加热筒上刻度线下降至下刻度线的时间,重复 3 次,计算平均时间。
  3. 若时间波动范围超过 ±1%,需检查活塞与加热筒的间隙(标准间隙≤0.07mm),或清洁活塞表面(油污会增加摩擦阻力),直至运行稳定。

三、校准结果验证

  1. 取标准参考物质(如 MI=10g/10min 的 PP 标准样),按正常测试流程进行熔融指数测试,重复 3 次,计算平均值。
  2. 对比测试平均值与标准参考物质的标称值,偏差需≤±5%,若超差,需重新检查上述分项校准步骤,排除问题后再次验证。

四、记录与归档

  1. 详细记录校准信息,包括校准日期、校准人员、设备型号、标准器具编号、各参数校准数据、偏差值及处理措施。
  2. 粘贴校准合格标签,标注校准有效期(通常为 12 个月),并将校准记录归档保存,便于后续追溯。
下一篇: 胶带剥离测试仪的定义
上一篇: 暂无

苏公网安备 32058302001687号